新闻动态
热点资讯
- 发布日期:2025-02-04 22:07 点击次数:194
当然可以,"剑言闲策" 这个词组用口语化的中文来说,可以改为 "剑谈闲聊" 或者 "聊剑论道"。这样的表达更加贴近日常对话的风格。
2025年,国家法定节假日增加到了13天。
一年总共365天,减去104个周末和13个法定假日,剩下248个工作日。但对军人来说,实际工作时间远不止这些。
写这篇文章的是“剑言闲策”。
军人,尤其是师旅团以下的军人,根本没有所谓的双休日,更别提8小时工作制了,简直是24小时待命。他们只有在探亲或休假时才能离开部队,和家人团聚。
假设军官和军士每年平均有35天假期,那他们的实际工作天数就是365减去这35天,等于330天。跟地方公务员比起来,军人每年的工作天数大概是公务员的1.33倍,每天工作时间大约是公务员的3倍,所以军人每年的工作总时长差不多是公务员的4倍。
但是,和地方同等职位和学历的公务员相比,军官的工资待遇却远低于这个比例,甚至不如一线城市公务员的收入。
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,物质利益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。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利益满足,是人们行动的主要动力。
邓小平曾经说过:“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,如果只强调牺牲精神而不谈物质利益,那就是唯心主义。”
军事职业算是个特殊的工作,军人虽然能忍耐、肯牺牲,但他们也是普通人,有感情,也要生活。只强调奉献精神对少数模范人物还行,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就不合适了。短时间内可以接受,时间长了就难说了。
所以国家在调整收入分配制度的时候,为了保护军人的权益,在1985年规定军人干部的工资应该比地方干部高20%。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,这个规定没能很好地执行下去。
军事劳动的性质和补偿原则决定了军人的工作必须得到合理的回报。除了工作时间长,他们还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繁重的任务,消耗远超常人。在战场上,军人可能会牺牲,这是他们与其他劳动者最大的不同。此外,军人经常要忍受与家人分离的痛苦,无论是未婚军人的恋爱问题还是已婚军人的两地分居,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额外的压力。因此,我们应该尊重军人,并给予他们最好的经济待遇来补偿他们的付出。
然而,有些问题比如恶劣环境、任务繁重以及两地分居,不是钱能完全解决的。但至少我们可以增加军人工资和补贴,来补偿他们的特殊劳动,提高这个职业的吸引力。所以,我建议:
首先,应该大幅提高少尉和下士的起薪,尤其是少尉军官的工资,争取在三年内翻三倍。
其次,为了补偿那些在艰苦边远地区和高山海岛服役的军人,应该大幅提高相关补贴,根据不同的等级,补贴标准可以提高到现在的3到5倍。
最后,为了补偿两地分居的军人,应该提高分居费。基本分居费每月2000元,如果距离超过500公里,每增加500公里,就增加500元,1000公里以上每增加1000公里,增加800元,超过2000公里的,再增加1500元。
为了鼓励军人长期服役,我们可以增加随军配偶的补贴,从现在的3000元到5000元,这样他们随军后就不会因为收入大幅减少而发愁了。
另外,为了补偿营连长这些辛苦工作的领导,可以将他们的岗位津贴提高到现在的四倍以上。而且在他们转业的时候,每个月还能多加0.2分的加分。
师旅级以下的作战部队任务特别繁重,经常是“5加2”、“白加黑”,官兵的压力很大。为了补偿这些军人,我们可以增加他们的津贴:义务兵每月800元,军士每月2000元,军官每月4000元。
现在呢,不管是清华北大,还是国防科技大学,或者是大专毕业生,只要军官的级别一样,工资待遇基本上差不多。这样的政策可能不太能吸引和留住高学历人才。所以,可以考虑增加一个学历津贴,根据不同的学历来定。比如全日制大专400块一个月,全日制本科800块一个月,全日制硕士1300块一个月,全日制博士1800块一个月。如果是非全日制学历,那就按照全日制的80%来算。如果是在“双一流”院校和专业,那就算三倍。
最近几年,随着军队人事政策的变化,当兵和晋升军士变得很受欢迎,但军官晋升却慢了下来。很多年轻的军官到了年龄就想退役,这情况挺明显的,我们也不用回避这个问题。
对于现役军官来说,工资要涨到现在的几倍,他们才愿意长期留在部队。对于那些已经转业的军官来说,部队的工资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,他们才愿意再回来服役。
我认为,只有当军人成为社会上的高收入群体,并且大多数退役军官都愿意再次回到部队时,工资才能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。
谈感情会伤钱,谈钱不会伤感情。最可爱的人,应该是拿最高薪水的人。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一天的到来。
